浸泡式线路板防潮开创者

联络电话:0755-85297596

请输入内容搜索 招商计划 玻璃行业 应用领域 产品视频 产品展示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论三防漆对水蒸汽透过率的重要性和核心关注内容
返回

论三防漆对水蒸汽透过率的重要性和核心关注内容

派旗纳米 浏览次数:5471 分类:行业资讯

 

三防漆的一个关键作用是维护印刷线路板(PCB)和电子产品免遭体内湿气的损害。文中中,大家将试着回应常常被问到的三防漆的预估维护等级有关的一些问题。
三防漆是不是防潮?
以上问题可能是PCB维护行业中最多见的,也是最非常容易误解的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三防漆不具备基本实际意义上的防水级别。
三防漆水蒸气透过率的重要性2.jpg
老一辈的人应该你是否还记得,这有点儿类似之前的腕表,市场销售宣传策划时称为腕表是可以防水的,可是实际上腕表并不防潮。那时候的腕表戴着淋浴淋几滴水是行得通的,可是你并不可以常常戴着腕表在亚得里亚海游水或深潜。我们可以觉得三防漆可以抵御水蒸汽和水,可是它的设计方案并不具备防水级别。
三防漆是专业制定的半透膜镀层,容许一定量的成分根据,主要是汽态原材料。这针对PCB镀层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伴随着时间的流逝,PCB板一直会释放出来一定量的固态和汽体。如果不排出来板外,必定会造成潜在性的常见故障。
因为必须半透性表层镀层,这代表着他们在长期内不容易彻底隔水层和水蒸汽。大部分状况下,他们不适宜长期性渗入液态中(包含水以内),但针对间断性曝露(如溅出)是可以接纳的。他们不可以彻底避免水蒸汽和体内湿气,可是应用三防漆可以大大的增加使用期限,并在高温度条件下提高特性。
什么叫水蒸汽透过率(MVTR)?
MVTR是水蒸汽透过率的简称。大家也常常称作WVTR(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
通常,MVTR/WVTR的界定如下所示: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情况下,在给出的时间范围内通过检测原材料给出地区的水蒸汽的品质。根据该界定,MVTR/WVTR的企业表明为克/平米/24钟头。标值越高,表明在24钟头内通过原材料的水蒸汽越多。标值越低,表明原材料的防水特性越高。
如:
塑胶
薄厚
MVTR(g/m^2/24hr)
PET
1mil(25μm)
18
OPP
1mil
10
HDPE
1mil
5
以上实例较为了3种类别的塑料包装薄膜。HDPE塑料薄膜的防水特性最好,由于目前为止它的MVTR值最少。为了更好地评定的精确性,尽量保证开展较为的塑料薄膜和镀层的薄厚同样。通常,镀层越厚,安全防护实际效果越好。
怎样精确测量和检测MVTR?
有很多方式可以精确测量给出塑料膜或镀层的MVTR。不管手段是繁杂或是简易,他们都包括下面的图相近的步骤。
三防漆水蒸气透过率的重要性3.png
以这类非常简洁的方法,可以使镀层曝露在一定的环境湿度下24钟头,随后精确测量通过精确测量室的水蒸汽(水)的品质。
是不是全部的三防漆具备同样的MVTR?
并不是,并不是全部的三防漆都具备同样的防水特性。事实上,三防漆的有机化学构成对预估防水等级起着非常重要的功效。
通常,三防漆的涂敷薄厚为1到3密耳或0.025到0.075μm。因而,当您必须查验最后涂敷在您的PCB板上的三防漆的MVTR时,必须查询其涂敷薄厚是不是在这个区域内。
下表列出了最多见的三防漆有机化学构成在MVTR检测中出现的极大特性差别。

三防漆水蒸气透过率的重要性4.png

除开MVTR以外,防水特性还遭受很多别的要素的危害,比如加工工艺速率、返工和环境要素。无论如何,一般来讲,下列有机化学构成的MVTR先后减少:
•  紫外光固化, 如UV40, UV50
•  组份环氧树脂胶, 如2E25
•  丙烯酸乳液, 如1B73, 1B31
•  聚氨酯材料, 如1A33
•  有机硅树脂(最烂), 如1C48
假如的电子产品需长期性浸在水中,该如何处理?
假如我的应用规定电子产品可以不断地或经常地浸在在液态中,应该怎么办呢?
大部分状况下,您可以选用如下所示作法:
•  密封性机壳或外罩
•  封装形式和打胶
现阶段,有多种多样封装形式技术性可以用,比如组份环氧树脂胶、组份聚氨酯材料和紫外光固化原材料。他们通常运用于显著偏厚的表面层,而且可以对于最恶劣的环境(包含长久的液态曝露)给予需要的维护。不容置疑,这类办法的花费更高一些,由于必须的点胶量更高。因而,这类办法通常仅在最偏激的维护规定时才应用。
做为电子器件安全防护高聚物和三防漆的经销商,派旗纳米工程师可以协助您以客观性的方法评定您的使用和加工工艺。大家可以给予利润最大化高效率,降到最低成本费,提升设备稳定性。大家出色的生产制造和服务支持精英团队可以为您的制造给予靠谱的全世界供货、无以伦比的品质和优越的服务支持。
请今日就在线留言以探讨您的运用。

 

 

该文章内容致力于散播新技术应用新闻资讯,很有可能有转截/引入之状况,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络删掉。